-
DeepSeek持续火爆,科技领域驱动满满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之后维持震荡格局,一度携手翻绿,沪弱深强特征凸显。
...2025-02-05 -
DeepSeek强势出圈,AI应用有所表现
三大指数全天走势分化,沪强深弱特征明显,上证指数维持大部分维持红盘运行,尾盘集合竞价翻绿。
...2025-01-27 -
大模型企业产品再升级,AI产业链携手表现
三大指数低开震荡走高,深成指、创业板涨幅靠前。
...2025-01-24 -
从Chat走向Act,智谱AI概念逆势走强
三大指数收盘分化,中小创相较弱势,深成指跌幅居前,跌-0.49%。
...2025-01-23 -
美升级出口限制,AI算力国产化加速
三大指数收跌,沪指跌幅居前,跌-0.89%。
...2025-01-22
指数分化,中小创跌幅居前,创业板跌-0.22%。
盘面上,种植与农业、军工电子、电力、港口航运等涨幅居前。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元器件、计算机设备等全天绿盘居前。
题材概念,低空经济、海南自贸港概念突然拉升!
消息面,深圳发布低空经济1.0版本标准体系。12月25日,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低空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指南(V1.0)》,这是深圳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该体系的推出,将在促进产业规范发展、保障公共安全、推动产业融合与协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深圳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发力,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望打开万亿级别市场。持续关注方向万亿市场空间机会。
技术面,日线级别,前期上涨后,短期收敛三角形整理,近日振幅逐步缩小,指标不断修复,指数面临方向性选择。
策略上,关注指标修复至重回涨势预期机会。此之前,看不清楚,继续耐心等待方向明朗后介入不迟。
为了帮助投资者朋友更好的把握低空经济方向机会,源达研究院梳理了相关利好行业逻辑与质优个股:
1.1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扇动万亿市场,无人机和eVTOL是核心。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通用航空产业为主导,涉及低空飞行、航空旅游、支线客运、通航服务、科研教育等众多行业的经济概念,其最核心产品是无人机和eVTOL。对于eVTOL而言,其在安全性、智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上更为优越,是一种面向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场景、更符合未来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系统的飞行器形态,为超大城市、都市圈及城市群创造了新的通勤方式。根据PrecedenceResearch数据,预计2025年eVTOL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58.2亿美元。
空管系统: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空管系统作用于飞行器起飞降落全过程,是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全称为通信、导航、监视与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数字化+精细化是空域管理方向,低空空域管理的数字化在于能够为大规模对象的协同控制提供可能性,提高对航路高度层资源的安全、精确利用,提高航路容量。其中,北斗网格位置码相比于其他技术路径,其在空间维度、数据融合、时空索引等多个方面优势明显。在外围设备方面,5G-A实现了通感一体化技术,增强了网络的感知能力,同时引入了内生智能,使得网络能够自主优化和适应不同的服务需求。其将为未来的通信网络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央和地方政策持续发力,国内外整机厂商加速取证进度。2023年12月,民航局发布《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对我国空余划设和管理使用进行规范,其中G类空域高度在120-300米左右,适用于eVTOL、物流、巡检等行业类无人机飞行,为充分利用和管理使用国家空域资源奠定基础。2024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种规划和政策,为低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国内外众多企业积极布局低空产业,eVTOL产业中,国内公司如亿航智能、峰飞、沃兰特、小鹏汇天都持续加快取证节奏和产品研发量产进度。
1.2低空经济重点标的
1)莱斯信息:莱斯信息成立于1988年,前身为原电子工业部第28研究所(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8研究所)于1988年投资设立的莱斯大型电子系统工程公司。公司围绕着军事C3I理论(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的结合)在民用领域进行衍生应用拓展,经过不断地内延外并,目前形成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及城市治理三大业务,三大业务均为行业内市占率领先地位。
2)万丰奥威:万丰奥威旗下钻石飞机在世界通航飞机产业中市占率前三,同时是极少数拥有通航飞机总装能力的民营企业。同时万丰奥威在新昌和莱西建设有航空小镇和生产基地,拥有自主生产制造能力。未来随着低空经济发展,钻石飞机将在航校培训等应用市场基础上不断开拓新的应用场景,通过丰富的机型系列进一步匹配和开发国内私人飞行、短途运输、特种用途等场景,同时加大电动飞机、eVTOL等新型航空器的研发,开拓低空市场。
3)四川九洲:公司空管业务经营主体为九洲空管,是国内从事空管系统(通信系统、导航系统、监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及相关航电设备的开发、设计、系统集成、制造、安装、销售、维修及技术服务的高科技企业,近年来空管业务保持较快发展。低空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和重视,政策文件和地方性法规不断出台。随着低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叠加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的广阔前景,作为基础设施的空管产品的需求有望实现较大增长。
2.1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望打开万亿级别市场。商业航天被定位为新增长引擎,在多项政策中被屡屡提及,政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我们认为商业航天行业正处于从导入期转向成长期的阶段,政策的大力支持有望推动商业航天行业的快速发展。参考SpaceX的估值达2100亿美元,结合主要运营商的星座组网计划,我们认为国内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商业航天发射次数显著增加,全球航天发射竞争烈度持续增强。2023年,全球共执行了223次航天发射任务,其中商业发射124次,占比56%,与2022年同比增长49%。非商业发射次数有所减少,但商业发射的增长推动了整体发射次数的增长。SpaceX的猎鹰9火箭以63次发射占据全球商业航天发射次数的51%,即便排除星链计划发射,全球商业发射次数和商业载荷数量也有显著增加。
我国航天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社会民生的新阶段。中国航天产业正在进入一个以高质量发展为特征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航天技术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全面赋能。我国民营航天成绩亮眼,未来可期,2023年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营火箭发射次数达到13次,5型火箭成功入轨,显示了中国民营航天的强劲发展势头。
中央定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迎发展机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商业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中央政府对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将其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出台了配套政策文件,鼓励和规范商业航天的发展。政策支持旨在引导商业航天制造与卫星应用的健康发展,同时促进商业航天与地方产业资源及自然禀赋的有机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为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2.2商业航天重点标的
1)海格通信:海格通信是无线通信和北斗龙头企业,源自1960年国家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电子工业部)国营第七五〇厂,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一的广州数字科技集团的主要成员企业,主要业务覆盖“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领域。
2)铂力特:铂力特的业务范围涵盖金属3D打印服务、设备和原材料,构建了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生态链。铂力特生产的定制化金属3D打印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动力、齿科医疗、工业模具、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科研电子等领域,可实现零件的轻量化减重、复杂内腔制造、整体化功能集成、快速研制与快速制造、组合制造、修复与再制造等。
3)斯瑞新材:公司是我国铜基合金龙头,凭借领先的铜基特种材料制备技术成为全球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与零件主要供应商、中高压电接触材料及制品行业第一,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压电力开关、轨道交通电机等领域,并逐步将业务拓展至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内壁、CT和DR球管零组件、光模块芯片基座等新兴板块。
3.1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未来民航市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将是未来民航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未来20年全球航空制造业年均市场超过3000亿美元,我国年均市场700余亿美元。目前全球民用飞机主要来自波音与空客,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但是波音公司因其频发的飞机事故,目前营收体量和新接订单能力均弱于空客公司。波音目前的困境或将为中国商飞的腾飞带来有利的战略窗口期。目前商飞经过多年发展,两款产品即支线飞机ARJ21和单通道窄体飞机C919,均已进入运营阶段。
民机制造业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由于具有研发壁垒高、资金壁垒高、全球化竞争、市场容量低等特点,飞机制造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寡头垄断产业,后进企业进入该行业的壁垒极高。近年来,环保要求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航司更换新型飞机的动力,与此同时近年来客机退役机龄逐步下降,客机更换周期缩短有望提升客机制造需求。
未来民航市场有望保持持续增长,中国市场将是未来民航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2023年以来,我国民航运输业快速修复,未来随着GDP的不断增长民航客运周转量有望持续提升。未来20年全球航空制造业年均市场超过3000亿美元,我国年均市场700余亿美元。从飞机类型来看,单通道客机仍是需求主流,但是双通道客机增速更快。
3.2国产大飞机产业链重点标的
1)中航沈飞:中航沈飞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主要产品包括航空防务装备和民用航空产品,是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服务保障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骨干企业之一,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2)中航西飞: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科研生产基地,公司主要从事大中型飞机整机及航空零部件等航空产品的研制、批产、维修及服务。公司军机整机产品包括“运-20”大型运输机、“轰-6”战略轰炸机等我军主力装备,民机业务覆盖ARJ21、C919、AG600和新舟系列飞机等机体部件设计与制造。国际转包业务上承担了波音737系列飞机垂尾、波音747飞机组合件,空客A319/A320系列飞机机翼、机身等产品的制造。
3)中航重机:公司是我国航空锻造领域龙头、高端装备锻件的核心供应商,与中国商飞、中国商发深度合作,同时是波音、空客、赛峰、罗罗、GE、ITP、IHI、Mettis等知名航空制造企业的锻件供应商。